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,90%无药可医(2)
而且,由于罕见病患者群体较少、药物研发难度大、研发成本回收难等原因,造成罕见病药物定价高昂,2017年被评为全球五种最贵的药物全部是罕见病药,且罕见病患者常常需要终生服药,这使得罕见病患者因病致残、因病致贫现象十分普遍。
为改善这些情况,我国在罕见病领域也作出了许多努力。
2019年2月,我国成立了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,用于开展病例信息直报工作,该平台涵盖了324家医院,希望通过区域协作和远程支持,提高罕见病综合诊疗能力。
2020年12月,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,自2021年1月1日起,对第二批抗癌药和罕见病药品原料、特殊患儿所需食品等实行零关税。这将有效降低罕见病药物研发及生产成本,推动国内罕见病相关制药业发展,拓宽国内市场,从根本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。
在国家医疗保障局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、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》中,2020年和2021年各新增7种罕见病治疗药物,加之此前医保目录已覆盖的40余品类罕见病药物,目前纳入医保目录的药物已达62品类。

(图源:参考文献[5])
如何预防罕见病?
由于80%的罕见病都是遗传疾病,因此孕前检查、遗传学检查及新生儿筛检对于预防罕见病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孕前
男女双方结婚或怀孕前的健康检查。
孕中
针对一般产前诊断发现异常或已知具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产妇,在怀孕期14至18周内进行产前遗传诊断。
新生儿筛查
新生儿出生满48小时或授乳满24小时后,采脚跟血进行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新生儿筛检,一些罕见病如能早期发现并干预,可避免造成患者身心障碍或发展迟缓等后果。
总之,尽管罕见病发病率很低,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,罕见病已成为涉及社会、经济及伦理等方面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,因此,罕见病并不“罕见”,这个群体也不是“小众”群体,他们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支持,需要相关部门机构做出更多的努力和研究。
希望在未来,越来越多的罕见病患者可以在有效的治疗下,获得健康、灿烂的人生。
参考文献:
[1]闵俊. 《第一批罕见病目录》正式发布[J].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,2018(11).
[2]李定国,王琳,许小幸. 从临床流行病学角度思考中国罕见病定义修订[J]. 临床儿科杂志,2021(8). DOI:10.3969/
[3]朱楚玉,孙维阳,常峰,等. 我国罕见病药品价格水平和可负担性研究[J]. 中国药房,2021(8). DOI:10.6039/
[4]王雪,赵聪,许淑红,等. 我国罕见病用药可及性现状分析[J].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,2021(8). DOI:10./
[5]何山,高仕奇,何欣悦,等. 中国罕见病领域新进展(2020—2021)[J]. 协和医学杂志,2022(1). DOI:10./
[6]邹明明,赵明杰. 罕见病防治相关伦理问题探究[J]. 医学与哲学,2021(4). DOI:10./
文章来源:《药物流行病学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ywlxbx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301/985.html